“中国梦· 劳动美——立足岗位 书香浸润”职工讲书作品展播(三)
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大家好,我是综合管理部的刘梅。我今天给大家讲的书籍是《一间自己的房间》。
《一间自己的房间》出自英国女作家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928年在剑桥大学女子学院以“女性与小说”为题所作的两篇演讲稿,这是一部探讨在创作时代背景下鼓励女性挑战社会偏见,不断发掘自我价值的作品,揭示了女性个性、自我与群体等重要论点。
书的开篇点题“女人如果打算写小说,她必须有钱,还要有自己的房间”。贯穿全篇的“房间”意象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不被打扰的环境。文中作者提及在大学校园被人阻拦踏入草坪的经历,她感叹“只有研究员和学者们可以走这里的草坪,而我该走的是碎石小路”。这里表明所谓“房间”不仅指作者自己写作的物理空间,更是女性拥有平等社会角色并进入各行各业发挥自我价值的方寸天地。
第二,身心自由所依赖的物质基础。书中作者提到自己继承的一笔五百磅遗产,“两者比较——选举权和钱,属于我的那笔钱似乎重要的多”。作者用具象化的数字揭示了经济自由可以带来更多的话语权,这种由固定经济收入带来的自信和安全感给予了施展自身更多的空间和自由。正如同作者在书中提到那些劳作一生却不曾拥有对财富支配权的“贫穷”妇人,她感叹道“如果她能为芬汉姆学院留下二三十万英镑,我们今晚就会何等安逸啊,话题也将是考古学、植物学、人类学等的奥秘”。
第三,不断向外探索的精神世界。伍尔夫写道“柯勒律治说过,伟大的头脑是雌雄同体的”。当女性在争取到价值认同、物质满足后应当拥有独立的批判性思维,它不应当存在性别偏见,而应该在任何环境下都对周遭事物的多样性和任何美好品质平等地包容和欣赏,从而达到作者说到的“融洽”和“心智的富饶”。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帮助女性发现自身拥有构建一个更加理智、独立以及丰富的精神世界的潜能。希望能如同书中所写“我希望你们能用写书或者别的方法给自己挣到足够多的钱,去四处旅行,去无所事事,去思索世界的未来或过去,去看书、做梦或是在街头闲逛,让思考的钓线深深地沉到溪流中去”。
苦难之中的救赎
大家好,我的客服培训部的赵双。今天我要讲的书籍是《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雨果晚年的一部杰作,充分体现了雨果的艺术风格。初见这本书名,总觉得它太过悲伤,但是,在读完整部后,却深深地体会到了心灵的震撼。
《悲惨世界》里有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皇帝、贵族、将军、平民、探长、小偷、骗子、妓女、苦役犯……他们构成了众生相,构成了这个色彩鲜明的世界,演绎着这世上的悲喜剧。主人公冉阿让曾经是一个苦役犯,因为拿了一块面包而在监狱里服了19年的劳役。当他从监狱里出来的时候,就像一个无家可归的里子狗一样,到处受别人唾弃。这使他滑到了人生的边缘,满怀愤恨和痛苦。正在这时,一个仁慈的主教拯救了他,并改变了他的人生...姑娘芳汀因为错误的爱情和不包容的社会而堕入黑暗;小伙马吕斯因与外祖父政见不合而分道扬镳……错误的观念,不合时宜的法律、人与人间思想的争执,这些都成为引发人们斗争的祸端。
而这世界又是充满爱的地方,人们因此而幸福安详。
书中主教给冉阿让以爱与救赎,冉阿让回这世界爱与救赎;冉阿让将珂赛特从德纳第一家中救出;马吕斯与珂赛特相爱相守……爱也是这个世界的主旋律,因为爱,世界格外安宁幸福,也格外美。
有人说:“苦难在坚强的灵魂面前变得脆弱,邪恶在善良的人格面前变得虚无,黑暗在神圣的光环面前变得柔弱。”冉阿让的灵魂在无数穷苦人的面前闪耀,在混乱的散发着死亡的街垒中闪耀,在幽深黑暗脏乱不堪的下水道里闪耀。他因一片面包丢失了青春,堕入了深渊,但他却在深渊中发着光,保持着善良,救赎着自己,救赎着别人,救赎着这悲惨的世界。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可以蕴含巨大的能量。也许,这便是心灵力量的伟大之处。人性是伟大的,我们所渴求的善良和信任,其实已深深蕴藏在生活的点滴之中。如果你能在别人需要你的时候,伸出你的手,无需太多的言语,爱和信任在这一刻升腾,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放晴,驱逐出所有的悲伤,有温暖地阳光照耀着心灵。如果每个人之间都充满信任,那么,这个世界将不再“悲惨”,而会充满欢笑与快乐。